地球Online/育兒

出自H萌娘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at ico20.png
注意以下內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刪除頁面,世界觀可能與H萌並不相同。內容經過雙方不同人員的修改後,可能會有巨大差異。騙你的啦,實際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說QAQ
注意以下內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刪除頁面,世界觀可能與H萌並不相同。內容經過雙方不同人員的修改後,可能會有巨大差異。騙你的啦,實際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說QAQ
青春期是一次新生


育兒是指監護人影響幼兒發展的方式,包括:生理、認知、情感、性格、技能、社交、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簡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假設你正抱著一個新生兒,那麼請你預測一下,這個孩子在1歲、5歲、15歲、50歲、70歲、90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會考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一般情況下,這個孩子肯定能夠學會某種語言。如果父母有專業能力,那麼這個孩子將來也可能有這種才能。如果這個小孩在良好的環境中接受教育,那麼這個孩子將來的成就肯定會超越其父母。

從進化的視角來看,後代是父母的載體之一,父母通過子女來傳遞他們的基因。倘若沒有子女,個體的基因很快就會消亡。假如後代最重要的功能是遺傳載體,那麼我們就有理由推斷,如果父母竭力保障子女的生存和成功繁殖,自然選擇就會青睞這種強大的心理機制,並使之得以進化。除了擇偶問題之外,也許沒有哪個適應性問題比維護後代的生存和繁殖更為重要。事實上,倘若未能成功地繁衍後代,生物體為擇偶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自然選擇將會青睞親代撫育機制,用來確保後代的生存和繁殖。

儘管後代如此重要,但是在親代撫育中,一個令人驚詫的事實是,許多物種根本就不承擔養育後代的責任。以「牡蠣」為例:牡蠣只是把它們的精子和卵子排入大海,讓後代在沒有父母照料的情況下隨波逐流。每個牡蠣都在大海中寂寞地求生,成千上萬的兄弟在中途死去。

當然,這些不承擔養育後代的物種,關我卵事?在人類社會,如果我當渣男,拈花惹草,尋花問柳,拋妻棄子,很可能被釘在家族恥辱柱上,甚至被女方家族暴打。

關鍵期很關鍵[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關鍵期/敏感期是指在有機體成長過程中,有些機能有一個特殊的形成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這方面機能的學習特別敏感,一旦有適宜的刺激或訓練,該機能就會很容易形成。而如果在這個時期個體未能得到適宜的刺激或訓練,這方面的機能就無法再形成或要耗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形成。這些特殊時期是與生俱來的內在機制。

關鍵期內,在適宜的環境影響下,行為學習特別容易,發展特別迅速;但如果這時缺乏適宜的環境影響,就會引起病態反應,甚至阻礙日後的正常發展。研究證據表明,關鍵期存在的原因是人腦發育的規律,嬰幼兒的關鍵期主要源於大腦的發育,是由大腦皮層不同功能區域的發育所引起的。大腦不同部位的發育時間不一樣,當主管某種機能皮層區域的腦細胞進入發育階段,個體對這種機能就特別敏感,這就是該機能形成的關鍵期。最早是由動物心理學家康羅德·洛倫茲於1935年提出來的。有許多研究表明,這種「關鍵期」現象不僅發生在鳥類身上,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並且在人類身上也存在類似現象。

認知神經科學家派翠西亞·科爾把「關鍵期」叫作「破解語言的密碼」。在上百種可供使用的元音和輔音里,每種語言都發展出了獨特的語音系統,大概包含可以改變詞義的40種音素(比如從take到lake,從cream到creep)。對一個只有幾周大的大腦來說,嬰兒就必須開始領會音素之間的聽覺差異。嬰兒還得學會將這些音調歸入不同的單元,然後組成單詞。這個任務一點兒也不簡單。

  • 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之內,只要有最基本的經驗接觸,就能獲得某種行為。
  • 關鍵時刻:強調個體發展過程中有明確固定的關鍵時刻。
  • 下降變化:關鍵期前後的行為表現應該呈現階梯式下降的變化。
  • 明顯差異:關鍵期之後的行為學習效果與關鍵期之前的行為學習效果具有明顯差異。

印刻是無法被遺忘的[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小鴨子會對它們出生後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產生印刻(在發展的關鍵期建立起一種聯結)。通常情況下,這個物體會是它們的媽媽。印刻效應形成後,小鴨子就會緊緊跟隨印刻的對象,如影隨形。很顯然,印刻是一種學習,是小鴨子與它們的媽媽之間形成的聯結,它形成於媽媽的移動出現在小鴨子面前的那一刻。但是,這種學習卻是「預先設置的」,而且顯然是小鴨子進化而來的生理結構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看見過這樣的畫面,即小鴨子跟隨在媽媽身後;但是,如果小鴨子出生後看見的第一個運動的物體是人的腿,那麼它們也會緊緊追隨這個人。

洛倫茲把這種無需強化的、在一定時期內容易形成的反應叫作「印刻」,把「印刻」現象發生的時期稱為「關鍵期」。和學習不一樣,印刻的形成是快速的,不依賴於行為,而且是不可逆的。在特定的關鍵期由特定的刺激激發之前,這種行為一直都處於休眠狀態。他強調,固定行為模式不需要學習,是遺傳的來的,也是通過自然選擇過程進化而成的。

語言習得[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小孩子有一種內在的語言學習能力,不必專門教,也不必專門給他們糾正錯誤。隨著關鍵期假說和國際少兒教育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兒童的二語教育呈現低齡化態勢。兒童在5歲左右已經基本掌握了母語,因此,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讓兒童在3~7歲之間學習第二語言。有條件的父母還是可以幫助孩子把握語言關鍵期,因為關鍵期是一個可以事半功倍的捷徑。如果不具備良好的二語學習條件,只是盲目地讓兒童學習二語,也會阻礙兒童的語言發展。

因為學習者開始學習二語的年齡越小,其二語磨蝕速度越快,所以5歲之前或更小兒童不宜開始二語學習,否則所學語言會很快被磨蝕掉。對於大部分成人二語學習者來說,因為中國傳統的教學形式與學習方式,他們二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普遍較低,母語對二語的磨蝕程度也較高,尤其表現在聽說交際方面。所以成人二語學習者應該努力補救,在二語學習和運用等方面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爭取更多運用外語的實踐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或減少母語對二語的磨蝕,提高二語學習水平。

孩子一般到十三歲的時候,母語的發音基礎已經生根,學習其他語言的音就比較困難。母語發音基礎的干擾是學習外語語音的主要障礙,不過這種障礙是有辦法克服的。就外語的語音學習和最終水平來講,學習外語孩子的年齡越小越好。但是年齡小外語磨蝕的程度也強,這意味著投入與產出的比例不夠理想。加上每位家長對於孩子學習外語的目標規劃也不同,所以究竟讓孩子幾歲學習英語,還是要看每個家庭自己的選擇。

生活史策略[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每個人在生命早期所處的環境不同,經歷的事件也存在差異,所以儘管人們擁有相同的進化心理機制,但是早期的生活環境會引導個體採取相應的策略。根據這種觀點,每個人的指令系統生來就具有兩種或者多種不同的潛在策略。在這個物種特有的指令清單上,一個人選擇哪一種策略主要取決於他早期所處的環境,也就是早期經驗。

社會化速度[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心理學家貝爾斯基、斯滕伯格和德雷珀提出,兒童在生命早期時,父親是否在其身邊,將會影響他們成年後的性策略。

沒有父親
如果一個人在生命的頭5~7年生活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他會形成這樣的預期:父母的資源是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成年人的配偶關係不會持久。所以,這樣的個體所採取的性策略主要表現為性早熟、很早開始性行為、頻繁地更換性伴侶。這種策略的設計特徵是產生大量的後代,但是對每個後代的投資都很少。
一般來說,採取這種策略的個體還具有外向和衝動的人格特質。他們通常認為其他人不夠可靠,也很少擁有長期的關係。對方在和他們短暫的曖昧關係中所獲得的資源非常不穩定,而且很快就會被拿走。
父親穩定
如果一個人在生命的頭5~7年中得到父親的穩定投資,他對其他人的看法將會非常不同。他會認為別人是可靠的和值得信賴的,和他人的關係也會更持久。這些早期經驗引導個體採取長期擇偶策略,主要表現為性成熟較晚、初次性行為較晚、尋找安全型依戀的長期配偶關係、生育的子女較少,但是對子女的投資很大。

依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依戀是指強烈的、持久的「社會-情感關係」。因為兒童不能養活和保護自已,依戀的最初功能是保證生存下去。某些物種的幼雛對第一次看到或者聽到的移動客體自動地產生「印刻」。在發展的某個關鍵期,印刻迅速發生,而且很難被修改(印刻的自動性有時是很麻煩的)。一位有影響力的人類依戀研究理論家,約翰·鮑爾比認為嬰兒和成人之間有生物學的基礎,從而會形成依戀。1973年,從鮑爾比開始,理論學家們認為,依戀關係的經驗提供給個體一個終生的有關社會關係建立的圖式。這個「內部工作模型」是一種記憶結構,搜集和儲存了有關TA和照料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互動產生了特別的依戀模式。內部工作模型為個體提供了一個對未來社會關係建立期望的模式。

瑪麗·安斯沃斯及其同事發明的陌生情境實驗,是被最廣泛使用的測評依戀的方法之一。 帶兒童進一個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間裡。母親在場的情況下,鼓勵兒童去探索房間和玩玩具。幾分鐘後,一個陌生人走進屋與母親交談,並接近這個兒童。接著,母親離開房間。經過短暫分離後,母親返回,與兒童重新在一起,陌生人離開。研究人員記錄下兒童與母親分離和重聚時的行為。研究者發現,兒童在這個實驗中的反應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 安全型依戀:兒童在母親離開房間時,顯得憂傷;在母親回來慰和接觸;然後慢慢地又去遊戲。
  • 迴避型依戀:兒童顯得冷淡,在母親返回後主動躲開或忽視她。
  • 矛盾型依戀:兒童在母親離開後,變得極為不安和焦慮;在母親返回後也不能安靜下來,對母親表現出生氣和抵制,但同時又表現出接觸的需要。

冷冰冰的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哈里·哈洛認為「碗櫃理論」並不能解釋依戀的重要性,他開始用自己的假設來檢驗碗櫃理論。他假設嬰兒可能會依戀那些給子他們接觸性安慰的人。哈洛在實驗室隔離撫養了一群猴子,這些猴子出生後從來沒有和其他猴子接觸過。實驗室里有兩個「猴媽媽」,都是用金屬絲編成的,不過其中一個「猴媽媽」身上覆蓋了毛茸茸的絨布。小猴子只能從金屬的「媽媽」那裡得到食物,而絨布「媽媽」那裡沒有食物。

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小猴子是從金屬媽媽那裡獲得了一級強化(食物),那麼它們應該更加依戀金屬媽媽而不是絨布媽媽。事實剛好相反。小猴子只有在需要食物的時候才會爬到金屬媽媽那邊,其餘的時候都會和絨布媽媽待在一起。當受到驚嚇的時候,小猴子會奔向「觸感舒適」的絨布媽媽而不是有食物強化的金屬媽媽。

當探索新的刺激物時,幼猴則把絨布母猴當作行動基地,當恐懼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現時,幼猴會跑回到絨布母猴那裡。當新奇的刺激物出現時,幼猴會逐漸地冒險去探索,但在進一步探索前會回到絨布母猴那裡。

逐漸成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成熟是指一個物種的所有成員,在其物種通常的生活環境中,被撫養長大的典型生長過程。新生兒所經歷的典型成熟序列,是由遺傳得來的生物學基礎和環境輸人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例如:一個兒童不需要進行特殊訓練就能學會走路,這個序列適用於絕大多數嬰兒;但也有少數兒童會跳過這步,發展他們自己的序列。即便如此,在一些生理刺激較少的文化中,兒童學會走路的時間會相對晚一些。

嬰兒
  • 翻身:2.8個月
  • 抬頭45度角:2個月
  • 依靠支撐坐著:4個月
  • 獨立坐著:5.5個月
  • 扶著東西站著:5.8個月
  • 扶著東西自己站著:7.6個月
  • 扶著家具走路:9.2個月
  • 爬行移動:10個月
  • 獨立站著:11.5個月
  • 獨立走路:15個月

生理發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童年期的發育和成熟新生兒的變化速度驚人,但嬰兒身體各部分的生理髮育並不是同時進行的。剛出生時,嬰兒的頭部尺寸是成人頭部大小的60%,占整個身體長度的25%。在頭半年中,嬰兒的身體重量翻了一番;一歲時翻了兩番。到兩歲時,兒童的軀幹是其成年時長度的一半。在青春期前,生殖器官變化較少,在青春期迅速發育到成人狀態。

青春期指有毛髮覆蓋,例如:臂和腿、腋下和生殖器區域毛髮的生長。男性的青春期以遺精為開始標誌,女性則是以月經初潮(月經的來臨)開始標誌。一般來說,女孩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在12~13歲,但正常範圍是11~15歲。對男孩來說,遺精的平均年齡在12~14歲,但同樣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這些生殖變化通常帶來性覺醒。

認知發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皮亞傑採用簡單的示範法,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孩子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訪談,從而產生了有關早期心理發展的複雜理論。皮亞傑的興趣並不在於兒童擁有信息的數量,而在於他們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外部物質世界的內部表徵和思維方式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 感知運動階段:大約從出生到2歲。在最初的幾個月中,嬰兒的大部分行為都以有限的先天圖式為基礎,例如:吮吸、注視、抓握、推。這個階段的兒童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世界。在第一年中,感知運動序列得到了改善、組合、協調、整合(如吮吸、抓握、注視、擺弄)。
  • 前運算階段:大約在2~7歲之間。在這個階段,認知上的最大進步就是,對不在眼前的客體有了更好的心理表徵。皮亞傑根據兒童不能做什麼來定義前運算階段,例如:皮亞傑相信,前運算思維的特點是「自我中心」,他們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你聽過一個兩歲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對話,你就可能會注意到這種自我中心性,這個年齡的兒童經常是在自言自語,而不是與他人交流。
  • 具體運算階段:大約在7~11歲之間。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了心理運算,在腦中產生邏輯思維的活動。
  • 形式運算階段:大約始於 11歲,兒童的思維變得抽象了。青少年開始認識到,他們所處的現實,只是眾多可以想像到的現實中的一個,他們開始思考真理、公平和存在等此類深刻的問題。

道德發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擴展了皮亞傑的觀點,定義了道德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可做出道德判斷的基礎。

  • 痛苦並快樂著:個體基於該行為是否會受到懲罰,而進行對錯的判斷。
  • 等價代換:個體基於該行為是否會得到獎勵,而進行對錯的判斷。此時,個體會考慮他人的需求和願望,但這種考慮基於互惠原則。
  • 好孩子: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定義是它是否能幫助或取悅他人。
  • 社會秩序:服從規則,避免來自權威方面的責備。
  • 社會契約:尊重權威,促進社會福利。
  • 道德原則:達到公正,避免自責。我們會認識到,和遵守規則相比,人的生命更加神聖,個人的權利可以取代那些破壞性或限制性的法則。
  • 普遍原則:堅持普遍性原則,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員,超越社會規範的知道。我們的良心是我們最終的判斷標準,我們和他人一樣都擁有同樣的、應受到尊重的權利。我們可能會以普遍原則(如公正)的名義對規則進行抵抗。

思維模式[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情緒主導[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情緒會讓兒童不堪重負,困惑、混亂、暴躁不安、不能處理手頭的情況、崩潰、攻擊他人,甚至成為熊孩子。只有他人幫助才能協調發揮大腦的功能。

  • 混亂:被困惑和焦慮包圍,情感泛濫。
  • 刻板:拒絕情感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完全不願意改變、妥協或與人商討。例如:開個善意的玩笑,都可能引起他的防禦和憤怒。
  • 分離焦慮:因為兒童如果沒有分離焦慮就會離家出走,然後餓死。
  • 沒有邏輯:兒童會說一大堆看起來毫無意義,但讓他們心煩意亂的問題。特別是煩躁的時候,邏輯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們回應了他情感需求(感同身受)。
  • 錯位表達:兒童會通過一些小事哭鬧來找藉口,試探父母的態度,和幫助成年人釋放情緒,減輕壓力。

未完工的上層大腦[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下層大腦(邊緣系統、小腦)在兒童出生時就已經十分發達,但上層大腦(新大腦皮層)是最後發育的一個部分。這部分大腦一直在大規模施工,然後在十幾歲到成年初期,還要經歷一次大規模的改建。

  • 理解能力差:兒童難以理解現代社會的知識,也無法做到換位思考。
  • 發脾氣:因為應激激素充斥著他小小的身體,所以他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這時父母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與孩子建立聯結,幫助他們冷靜下來。通常愛撫和舒緩的語調就能做到。如果他錯得離譜,有可能傷害到自己、他人或者破壞財產,你就要緊緊地抱住他,心平氣和地說服他,將他拉離當時的情景。
  • 容易被誘惑:能夠抵制誘惑的兒童更加自信、更加堅定、做事更有效率、並且能夠客服困難。

情感表達[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恐懼
  • 噪聲:噪聲其實表明存在著潛在的危險,也在警告人類應該逃走。但兒童單靠自己無法逃跑,於是會大聲哭鬧。
  • 害怕入睡:只有建立安全感,才能保證好好睡一整晚。如果父母拒絕滿足兒童入睡前的需求,強迫他獨自面對黑暗、獨自入睡,就會把焦慮感壓抑在心底里。
  • 喜歡恐懼的感覺:當一個人害怕時,他首先得控制住這種感覺,先去理解它。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奧利給
  • 不存在的怪獸:當兒童喜歡令他感到害怕的怪獸時候,他會講述自己可能對怪獸做些什麼事情,一步一步地把恐懼感踩在腳下,不在惶恐不安。
  • 小黑屋:戰勝這種恐懼的最佳辦法就是自己主動去那裡,奧利給
  • 上學:很多老師非常擅長貶低別人,而對有些老師來說,侮辱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 體罰:揪耳朵、扇耳光、打手指、罰站牆角、罰抄寫等侮辱兒童心靈的懲罰方式。
憤怒
  • 天賦人權:如果兒童說「不,我就要」,說明繼續表達自我的存在,重申自己的權利。
  • 我要掛了:嬰兒依附於自己的媽媽,沒有媽媽就無法生存。如果媽媽不立刻來到他的身邊(幾分鐘之內),那麼恐懼的情緒就會替代憤怒的情緒,而他就會擔心自己被拋棄了,害怕自己和媽媽中斷了聯繫。
  • 抗爭:因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對抗。憤怒能夠給予肯定自我的力量,敢於說「不」。父母不允許兒童生氣,其實是在按住那個裝滿了自己兒時不良情緒的高壓鍋的鍋蓋,是在掩蓋自己兒時的情緒。
  • 反抗方式:因為兒童打不過成年人,所以只能做出「非暴力不合作」的行為。當身體素質達標時,成年人自然而然會客客氣氣說話。例如:沒禮貌、頂嘴、違反紀律、發脾氣、關門、丟玩具、不吃飯、喊叫、顫抖。
  • 兒童並不易怒:一個兒童特別易怒,但他的生活看上去沒有什麼缺失,似乎他也沒有受過不公正的待遇,這其實,是在表達父母壓制者的憤怒。
快樂
  • 表揚:兒童並不會被勝利的喜悅沖昏頭腦,也不會因為勝利的喜悅而倒下。一般來說,成功會讓我們產生走得更遠的欲望,成功是推動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只有失敗才會讓我們止步不前,因為對失敗的恐懼會讓我們的表現力下降。
  • 好奇:人類天生對大自然心存好奇,人類對學習的渴望非常真切。研究表明,人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限制時,學習效果明顯要比身心愉快時的效果差;紋絲不動地端坐著、低頭對著書學習,比輕快放鬆、「心不在焉」地學習效果差。體會到智力上的快樂,例如:學習、認知、分享、提問題。
  • 愛:感受到愛時的美好、與故人相逢時的溫暖、有新發現時的驚喜以及建立某種良好關係時的心情。
  • 遊戲:兒童可以體會到純生理的快樂,也就是用自己的身體去體驗某種快樂。例如:捏泥巴、玩水或得到禮物、被愛撫、被撓痒痒、自己移動身體;
悲傷
  • 解壓:哭泣對身體有好處,尤其當你可以在一個人的懷裡放肆地哭,而那個人只是靜靜地傾聽。無法哭出來的悲傷會淤積在心底,即使過了很多年也無法釋放出去。強忍住的淚水會堵住通往愛的道路。
  • 死亡: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這個詞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心理學家現在很確定的一點是,事情的真相帶來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小一些,即使這些事實聽起來令人非常痛心。
  • 修復:當兒童很小的時候,他會認為他身邊的一切都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不見了,對他來說都意味著自己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丟失了,例如:飾品、家具、牆壁。

兒童的迷思[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時間過得很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大人跟小孩的時間,並不是一碼事。小孩的時間感知可能是成人的好幾倍。你的1分鐘,可能是他們的3分鐘甚至更多。

  • 因為體型越小、新陳代謝速率越高的生物,感覺時間流逝得越慢(寵物眼中的時間跟你眼中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 因為童年時接觸世界是新鮮的,接收到的大量新信息會讓時間感覺變慢。
  • 恐懼會讓人類感覺時間流逝得慢,當孩越是感覺恐懼,就會覺得時間過得越慢。
  • 年紀越小,一天在人生里占的比例就越大,感覺起來也就越長。一天是一個3歲小孩千分之一的人生,但只是30歲的人萬分之一的人生。

喜歡玩捉迷藏[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捉迷藏可以練習分離,克服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從一個生存的角度去看,「捉迷藏」分兩部分:捉人者和躲藏者。

  • 捉人者:因為你要猜別人藏在哪裡,所以它訓練了打獵的能力。那隻老鼠、那隻雞到底藏在了哪裡。
  • 躲藏者:因為會怕被野獸吃掉或者在戰爭中被弄死,所以你要想辦法藏在一個別人看不到你的地方。

完全活在當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3歲以前,右腦占據主導地位。他們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來表達感受的能力,邏輯、責任還有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還不存在。

因此,他們會毫無顧忌地蹲在人行道上看小甲蟲爬行,或者上課遲到了也毫無內疚感。

但是當一個孩子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時,你就知道他的左腦開始起作用了,因為左腦想知道世間萬物線性的因果關係,並用語言把邏輯表達出來。但當你4歲的孩子因為不能像蜘蛛俠一樣在天花板上爬而極度憤怒的時候,並不是給他上物理課的好時機。

愛聽故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人類是不需要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習得經驗的。兒童天生喜歡聽故事,是因為他不需要自己親身經歷就能獲取經驗。複述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讓他們平靜下來,撫平情緒。經常與兒童討論他們的經歷,兒童對這些經歷就能夠記得更清楚,也會具備更高的情商,並且更能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感受。

相關作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悲慘童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