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Online/育儿

H萌娘,万物皆可H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at ico20.png
注意以下内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删除页面,世界观可能与H萌并不相同。内容经过双方不同人员的修改后,可能会有巨大差异。骗你的啦,实际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说QAQ
注意以下内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删除页面,世界观可能与H萌并不相同。内容经过双方不同人员的修改后,可能会有巨大差异。骗你的啦,实际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说QAQ
青春期是一次新生


育儿是指监护人影响幼儿发展的方式,包括:生理、认知、情感、性格、技能、社交、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假设你正抱着一个新生儿,那么请你预测一下,这个孩子在1岁、5岁、15岁、50岁、70岁、90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会考虑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情况下,这个孩子肯定能够学会某种语言。如果父母有专业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将来也可能有这种才能。如果这个小孩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那么这个孩子将来的成就肯定会超越其父母。

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后代是父母的载体之一,父母通过子女来传递他们的基因。倘若没有子女,个体的基因很快就会消亡。假如后代最重要的功能是遗传载体,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断,如果父母竭力保障子女的生存和成功繁殖,自然选择就会青睐这种强大的心理机制,并使之得以进化。除了择偶问题之外,也许没有哪个适应性问题比维护后代的生存和繁殖更为重要。事实上,倘若未能成功地繁衍后代,生物体为择偶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自然选择将会青睐亲代抚育机制,用来确保后代的生存和繁殖。

尽管后代如此重要,但是在亲代抚育中,一个令人惊诧的事实是,许多物种根本就不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以「牡蛎」为例:牡蛎只是把它们的精子和卵子排入大海,让后代在没有父母照料的情况下随波逐流。每个牡蛎都在大海中寂寞地求生,成千上万的兄弟在中途死去。

当然,这些不承担养育后代的物种,关我卵事?在人类社会,如果我当渣男,拈花惹草,寻花问柳,抛妻弃子,很可能被钉在家族耻辱柱上,甚至被女方家族暴打。

关键期很关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关键期/敏感期是指在有机体成长过程中,有些机能有一个特殊的形成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方面机能的学习特别敏感,一旦有适宜的刺激或训练,该机能就会很容易形成。而如果在这个时期个体未能得到适宜的刺激或训练,这方面的机能就无法再形成或要耗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形成。这些特殊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内在机制。

关键期内,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学习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如果这时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就会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研究证据表明,关键期存在的原因是人脑发育的规律,婴幼儿的关键期主要源于大脑的发育,是由大脑皮层不同功能区域的发育所引起的。大脑不同部位的发育时间不一样,当主管某种机能皮层区域的脑细胞进入发育阶段,个体对这种机能就特别敏感,这就是该机能形成的关键期。最早是由动物心理学家康罗德·洛伦兹于1935年提出来的。有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发生在鸟类身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并且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类似现象。

认知神经科学家派翠西亚·科尔把「关键期」叫作「破解语言的密码」。在上百种可供使用的元音和辅音里,每种语言都发展出了独特的语音系统,大概包含可以改变词义的40种音素(比如从take到lake,从cream到creep)。对一个只有几周大的大脑来说,婴儿就必须开始领会音素之间的听觉差异。婴儿还得学会将这些音调归入不同的单元,然后组成单词。这个任务一点儿也不简单。

  • 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内,只要有最基本的经验接触,就能获得某种行为。
  • 关键时刻:强调个体发展过程中有明确固定的关键时刻。
  • 下降变化:关键期前后的行为表现应该呈现阶梯式下降的变化。
  • 明显差异:关键期之后的行为学习效果与关键期之前的行为学习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印刻是无法被遗忘的[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小鸭子会对它们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产生印刻(在发展的关键期建立起一种联结)。通常情况下,这个物体会是它们的妈妈。印刻效应形成后,小鸭子就会紧紧跟随印刻的对象,如影随形。很显然,印刻是一种学习,是小鸭子与它们的妈妈之间形成的联结,它形成于妈妈的移动出现在小鸭子面前的那一刻。但是,这种学习却是「预先设置的」,而且显然是小鸭子进化而来的生理结构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看见过这样的画面,即小鸭子跟随在妈妈身后;但是,如果小鸭子出生后看见的第一个运动的物体是人的腿,那么它们也会紧紧追随这个人。

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内容易形成的反应叫作「印刻」,把「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和学习不一样,印刻的形成是快速的,不依赖于行为,而且是不可逆的。在特定的关键期由特定的刺激激发之前,这种行为一直都处于休眠状态。他强调,固定行为模式不需要学习,是遗传的来的,也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进化而成的。

语言习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小孩子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必专门教,也不必专门给他们纠正错误。随着关键期假说和国际少儿教育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儿童的二语教育呈现低龄化态势。儿童在5岁左右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让儿童在3~7岁之间学习第二语言。有条件的父母还是可以帮助孩子把握语言关键期,因为关键期是一个可以事半功倍的捷径。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二语学习条件,只是盲目地让儿童学习二语,也会阻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因为学习者开始学习二语的年龄越小,其二语磨蚀速度越快,所以5岁之前或更小儿童不宜开始二语学习,否则所学语言会很快被磨蚀掉。对于大部分成人二语学习者来说,因为中国传统的教学形式与学习方式,他们二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普遍较低,母语对二语的磨蚀程度也较高,尤其表现在听说交际方面。所以成人二语学习者应该努力补救,在二语学习和运用等方面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更多运用外语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或减少母语对二语的磨蚀,提高二语学习水平。

孩子一般到十三岁的时候,母语的发音基础已经生根,学习其他语言的音就比较困难。母语发音基础的干扰是学习外语语音的主要障碍,不过这种障碍是有办法克服的。就外语的语音学习和最终水平来讲,学习外语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好。但是年龄小外语磨蚀的程度也强,这意味着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不够理想。加上每位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外语的目标规划也不同,所以究竟让孩子几岁学习英语,还是要看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

生活史策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每个人在生命早期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的事件也存在差异,所以尽管人们拥有相同的进化心理机制,但是早期的生活环境会引导个体采取相应的策略。根据这种观点,每个人的指令系统生来就具有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潜在策略。在这个物种特有的指令清单上,一个人选择哪一种策略主要取决于他早期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早期经验。

社会化速度[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理学家贝尔斯基、斯滕伯格和德雷珀提出,儿童在生命早期时,父亲是否在其身边,将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性策略。

没有父亲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头5~7年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他会形成这样的预期:父母的资源是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成年人的配偶关系不会持久。所以,这样的个体所采取的性策略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很早开始性行为、频繁地更换性伴侣。这种策略的设计特征是产生大量的后代,但是对每个后代的投资都很少。
一般来说,采取这种策略的个体还具有外向和冲动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认为其他人不够可靠,也很少拥有长期的关系。对方在和他们短暂的暧昧关系中所获得的资源非常不稳定,而且很快就会被拿走。
父亲稳定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头5~7年中得到父亲的稳定投资,他对其他人的看法将会非常不同。他会认为别人是可靠的和值得信赖的,和他人的关系也会更持久。这些早期经验引导个体采取长期择偶策略,主要表现为性成熟较晚、初次性行为较晚、寻找安全型依恋的长期配偶关系、生育的子女较少,但是对子女的投资很大。

依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依恋是指强烈的、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因为儿童不能养活和保护自已,依恋的最初功能是保证生存下去。某些物种的幼雏对第一次看到或者听到的移动客体自动地产生「印刻」。在发展的某个关键期,印刻迅速发生,而且很难被修改(印刻的自动性有时是很麻烦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类依恋研究理论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婴儿和成人之间有生物学的基础,从而会形成依恋。1973年,从鲍尔比开始,理论学家们认为,依恋关系的经验提供给个体一个终生的有关社会关系建立的图式。这个「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记忆结构,搜集和储存了有关TA和照料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互动产生了特别的依恋模式。内部工作模型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对未来社会关系建立期望的模式。

玛丽·安斯沃斯及其同事发明的陌生情境实验,是被最广泛使用的测评依恋的方法之一。 带儿童进一个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间里。母亲在场的情况下,鼓励儿童去探索房间和玩玩具。几分钟后,一个陌生人走进屋与母亲交谈,并接近这个儿童。接着,母亲离开房间。经过短暂分离后,母亲返回,与儿童重新在一起,陌生人离开。研究人员记录下儿童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的行为。研究者发现,儿童在这个实验中的反应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 安全型依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去游戏。
  • 回避型依恋:儿童显得冷淡,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 矛盾型依恋: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冷冰冰的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哈里·哈洛认为「碗柜理论」并不能解释依恋的重要性,他开始用自己的假设来检验碗柜理论。他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子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哈洛在实验室隔离抚养了一群猴子,这些猴子出生后从来没有和其他猴子接触过。实验室里有两个「猴妈妈」,都是用金属丝编成的,不过其中一个「猴妈妈」身上覆盖了毛茸茸的绒布。小猴子只能从金属的「妈妈」那里得到食物,而绒布「妈妈」那里没有食物。

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小猴子是从金属妈妈那里获得了一级强化(食物),那么它们应该更加依恋金属妈妈而不是绒布妈妈。事实刚好相反。小猴子只有在需要食物的时候才会爬到金属妈妈那边,其余的时候都会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当受到惊吓的时候,小猴子会奔向「触感舒适」的绒布妈妈而不是有食物强化的金属妈妈。

当探索新的刺激物时,幼猴则把绒布母猴当作行动基地,当恐惧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现时,幼猴会跑回到绒布母猴那里。当新奇的刺激物出现时,幼猴会逐渐地冒险去探索,但在进一步探索前会回到绒布母猴那里。

逐渐成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成熟是指一个物种的所有成员,在其物种通常的生活环境中,被抚养长大的典型生长过程。新生儿所经历的典型成熟序列,是由遗传得来的生物学基础和环境输人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例如:一个儿童不需要进行特殊训练就能学会走路,这个序列适用于绝大多数婴儿;但也有少数儿童会跳过这步,发展他们自己的序列。即便如此,在一些生理刺激较少的文化中,儿童学会走路的时间会相对晚一些。

婴儿
  • 翻身:2.8个月
  • 抬头45度角:2个月
  • 依靠支撑坐着:4个月
  • 独立坐着:5.5个月
  • 扶着东西站着:5.8个月
  • 扶着东西自己站着:7.6个月
  • 扶着家具走路:9.2个月
  • 爬行移动:10个月
  • 独立站着:11.5个月
  • 独立走路:15个月

生理发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童年期的发育和成熟新生儿的变化速度惊人,但婴儿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发育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刚出生时,婴儿的头部尺寸是成人头部大小的60%,占整个身体长度的25%。在头半年中,婴儿的身体重量翻了一番;一岁时翻了两番。到两岁时,儿童的躯干是其成年时长度的一半。在青春期前,生殖器官变化较少,在青春期迅速发育到成人状态。

青春期指有毛发覆盖,例如:臂和腿、腋下和生殖器区域毛发的生长。男性的青春期以遗精为开始标志,女性则是以月经初潮(月经的来临)开始标志。一般来说,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在12~13岁,但正常范围是11~15岁。对男孩来说,遗精的平均年龄在12~14岁,但同样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些生殖变化通常带来性觉醒。

认知发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皮亚杰采用简单的示范法,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孩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访谈,从而产生了有关早期心理发展的复杂理论。皮亚杰的兴趣并不在于儿童拥有信息的数量,而在于他们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内部表征和思维方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 感知运动阶段:大约从出生到2岁。在最初的几个月中,婴儿的大部分行为都以有限的先天图式为基础,例如:吮吸、注视、抓握、推。这个阶段的儿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在第一年中,感知运动序列得到了改善、组合、协调、整合(如吮吸、抓握、注视、摆弄)。
  • 前运算阶段:大约在2~7岁之间。在这个阶段,认知上的最大进步就是,对不在眼前的客体有了更好的心理表征。皮亚杰根据儿童不能做什么来定义前运算阶段,例如:皮亚杰相信,前运算思维的特点是「自我中心」,他们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你听过一个两岁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对话,你就可能会注意到这种自我中心性,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是在自言自语,而不是与他人交流。
  • 具体运算阶段:大约在7~11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了心理运算,在脑中产生逻辑思维的活动。
  • 形式运算阶段:大约始于 11岁,儿童的思维变得抽象了。青少年开始认识到,他们所处的现实,只是众多可以想象到的现实中的一个,他们开始思考真理、公平和存在等此类深刻的问题。

道德发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定义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可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

  • 痛苦并快乐着:个体基于该行为是否会受到惩罚,而进行对错的判断。
  • 等价代换:个体基于该行为是否会得到奖励,而进行对错的判断。此时,个体会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愿望,但这种考虑基于互惠原则。
  • 好孩子: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定义是它是否能帮助或取悦他人。
  • 社会秩序:服从规则,避免来自权威方面的责备。
  • 社会契约:尊重权威,促进社会福利。
  • 道德原则:达到公正,避免自责。我们会认识到,和遵守规则相比,人的生命更加神圣,个人的权利可以取代那些破坏性或限制性的法则。
  • 普遍原则:坚持普遍性原则,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超越社会规范的知道。我们的良心是我们最终的判断标准,我们和他人一样都拥有同样的、应受到尊重的权利。我们可能会以普遍原则(如公正)的名义对规则进行抵抗。

思维模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情绪主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情绪会让儿童不堪重负,困惑、混乱、暴躁不安、不能处理手头的情况、崩溃、攻击他人,甚至成为熊孩子。只有他人帮助才能协调发挥大脑的功能。

  • 混乱:被困惑和焦虑包围,情感泛滥。
  • 刻板:拒绝情感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完全不愿意改变、妥协或与人商讨。例如:开个善意的玩笑,都可能引起他的防御和愤怒。
  • 分离焦虑:因为儿童如果没有分离焦虑就会离家出走,然后饿死。
  • 没有逻辑:儿童会说一大堆看起来毫无意义,但让他们心烦意乱的问题。特别是烦躁的时候,逻辑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们回应了他情感需求(感同身受)。
  • 错位表达:儿童会通过一些小事哭闹来找借口,试探父母的态度,和帮助成年人释放情绪,减轻压力。

未完工的上层大脑[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下层大脑(边缘系统、小脑)在儿童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但上层大脑(新大脑皮层)是最后发育的一个部分。这部分大脑一直在大规模施工,然后在十几岁到成年初期,还要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

  • 理解能力差:儿童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知识,也无法做到换位思考。
  • 发脾气:因为应激激素充斥着他小小的身体,所以他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这时父母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与孩子建立联结,帮助他们冷静下来。通常爱抚和舒缓的语调就能做到。如果他错得离谱,有可能伤害到自己、他人或者破坏财产,你就要紧紧地抱住他,心平气和地说服他,将他拉离当时的情景。
  • 容易被诱惑:能够抵制诱惑的儿童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做事更有效率、并且能够客服困难。

情感表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恐惧
  • 噪声:噪声其实表明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也在警告人类应该逃走。但儿童单靠自己无法逃跑,于是会大声哭闹。
  • 害怕入睡:只有建立安全感,才能保证好好睡一整晚。如果父母拒绝满足儿童入睡前的需求,强迫他独自面对黑暗、独自入睡,就会把焦虑感压抑在心底里。
  • 喜欢恐惧的感觉:当一个人害怕时,他首先得控制住这种感觉,先去理解它。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奥利给
  • 不存在的怪兽:当儿童喜欢令他感到害怕的怪兽时候,他会讲述自己可能对怪兽做些什么事情,一步一步地把恐惧感踩在脚下,不在惶恐不安。
  • 小黑屋:战胜这种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自己主动去那里,奥利给
  • 上学:很多老师非常擅长贬低别人,而对有些老师来说,侮辱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 体罚:揪耳朵、扇耳光、打手指、罚站墙角、罚抄写等侮辱儿童心灵的惩罚方式。
愤怒
  • 天赋人权:如果儿童说「不,我就要」,说明继续表达自我的存在,重申自己的权利。
  • 我要挂了:婴儿依附于自己的妈妈,没有妈妈就无法生存。如果妈妈不立刻来到他的身边(几分钟之内),那么恐惧的情绪就会替代愤怒的情绪,而他就会担心自己被抛弃了,害怕自己和妈妈中断了联系。
  • 抗争:因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对抗。愤怒能够给予肯定自我的力量,敢于说「不」。父母不允许儿童生气,其实是在按住那个装满了自己儿时不良情绪的高压锅的锅盖,是在掩盖自己儿时的情绪。
  • 反抗方式:因为儿童打不过成年人,所以只能做出「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当身体素质达标时,成年人自然而然会客客气气说话。例如:没礼貌、顶嘴、违反纪律、发脾气、关门、丢玩具、不吃饭、喊叫、颤抖。
  • 儿童并不易怒:一个儿童特别易怒,但他的生活看上去没有什么缺失,似乎他也没有受过不公正的待遇,这其实,是在表达父母压制者的愤怒。
快乐
  • 表扬:儿童并不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也不会因为胜利的喜悦而倒下。一般来说,成功会让我们产生走得更远的欲望,成功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只有失败才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会让我们的表现力下降。
  • 好奇:人类天生对大自然心存好奇,人类对学习的渴望非常真切。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限制时,学习效果明显要比身心愉快时的效果差;纹丝不动地端坐着、低头对着书学习,比轻快放松、「心不在焉」地学习效果差。体会到智力上的快乐,例如:学习、认知、分享、提问题。
  • 爱:感受到爱时的美好、与故人相逢时的温暖、有新发现时的惊喜以及建立某种良好关系时的心情。
  • 游戏:儿童可以体会到纯生理的快乐,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某种快乐。例如:捏泥巴、玩水或得到礼物、被爱抚、被挠痒痒、自己移动身体;
悲伤
  • 解压:哭泣对身体有好处,尤其当你可以在一个人的怀里放肆地哭,而那个人只是静静地倾听。无法哭出来的悲伤会淤积在心底,即使过了很多年也无法释放出去。强忍住的泪水会堵住通往爱的道路。
  • 死亡: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死亡」这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现在很确定的一点是,事情的真相带来的伤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一些,即使这些事实听起来令人非常痛心。
  • 修复:当儿童很小的时候,他会认为他身边的一切都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不见了,对他来说都意味着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丢失了,例如:饰品、家具、墙壁。

儿童的迷思[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时间过得很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人跟小孩的时间,并不是一码事。小孩的时间感知可能是成人的好几倍。你的1分钟,可能是他们的3分钟甚至更多。

  • 因为体型越小、新陈代谢速率越高的生物,感觉时间流逝得越慢(宠物眼中的时间跟你眼中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 因为童年时接触世界是新鲜的,接收到的大量新信息会让时间感觉变慢。
  • 恐惧会让人类感觉时间流逝得慢,当孩越是感觉恐惧,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慢。
  • 年纪越小,一天在人生里占的比例就越大,感觉起来也就越长。一天是一个3岁小孩千分之一的人生,但只是30岁的人万分之一的人生。

喜欢玩捉迷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捉迷藏可以练习分离,克服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从一个生存的角度去看,「捉迷藏」分两部分:捉人者和躲藏者。

  • 捉人者:因为你要猜别人藏在哪里,所以它训练了打猎的能力。那只老鼠、那只鸡到底藏在了哪里。
  • 躲藏者:因为会怕被野兽吃掉或者在战争中被弄死,所以你要想办法藏在一个别人看不到你的地方。

完全活在当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岁以前,右脑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文字来表达感受的能力,逻辑、责任还有时间观念,对他们来说还不存在。

因此,他们会毫无顾忌地蹲在人行道上看小甲虫爬行,或者上课迟到了也毫无内疚感。

但是当一个孩子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时,你就知道他的左脑开始起作用了,因为左脑想知道世间万物线性的因果关系,并用语言把逻辑表达出来。但当你4岁的孩子因为不能像蜘蛛侠一样在天花板上爬而极度愤怒的时候,并不是给他上物理课的好时机。

爱听故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是不需要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习得经验的。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是因为他不需要自己亲身经历就能获取经验。复述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让他们平静下来,抚平情绪。经常与儿童讨论他们的经历,儿童对这些经历就能够记得更清楚,也会具备更高的情商,并且更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感受。

相关作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悲惨童年[编辑 | 编辑源代码]